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及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

2020-10-19       浏览次数:1126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 基本市场和政策篇

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及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

202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宏观政策

2020年上半年,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达到304次,2019年上半年为251次,同比上涨21%,刷新了半年调控次数的历史记录。具体来看,在1-4月房地产调控238次高位的基础下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,5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明显减少,合计全国有35次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控,6月只有31次。

从政策内容看,上半年之前政策以稳企与稳市成为两大特点,各地稳企业的政策频繁,基本政策内容都是宽松土地出让金、加快预售。稳市的政策目前来看,降低首付的政策基本全部被叫停,松绑限购的政策也会收回,全国看已经累计超过12城市出现了政策一日取消,证明此类政策不符合长效机制的脉络,短周期调控也要符合中长周期调控的跨周期里面的要求,但部分补贴购房的政策,对市场依然有所影响。

从全国市场看,目前活跃城市较多,特别是宁波、南京、成都、杭州等城市明显复苏,最值得关注的武汉市场也有明显企稳表现,环比上涨明显。到目前为止,以东莞、杭州为代表的收紧政策,更多只是回归楼市中长期要求,因为没有只是针对摇号、限价政策做调整,没有影响市场的购房杠杆,所以预计效果中庸。

2020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

2020年上半年,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3716亿元,同比增长3%。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供需两旺,收金总额增加过半;二线城市成交同比下滑;三四线城市供应总总量同比基本不变,成交方面量跌价涨。杭州上半年年收金总额突破1500亿,连续三年年中榜首,上海、北京、广州和南京4城均突破700亿,位列榜单2-5席。三四线城市共18城入榜,佛山、东莞和南通入围前榜单前20。

全国市场概况:整体供应同比微增,均价及出让金走高,溢价率较去年下滑,土地市场保持稳定

2020年上半年,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整体供应量增加1%,成交量减少11%,成交均价上涨14%,溢价率下降3%。前六个月出让金额2.37万亿,同比上涨3%,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上涨2%。受疫情影响,一季度土地供求下滑,二季度供地节奏加快,市场回暖,上半年总体上出现量跌价涨的态势。一季度,一线城市供求两端同比缩水,二线城市供求各项指标同比均降,三四线城市供求指标降幅较小;二季度,一二线城市供求多指标同比走高,一线城市收金增幅领衔各线城市,三四线城市供应总量同比增加,成交均价同比增加近两成。

各类市场:一线供求走高,二线成交下滑,三线均价上行

一线城市土地供需同比走高,出让金较去年上涨过半,溢价率同比下滑3%;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较去年上扬,成交量同比走低,出让金总额同比减少;三四线城市供应量同比基本不变,成交方面量跌价涨,溢价率达到19%,超越一二线城市

各用途用地:宅地成交面积占比微增,出让金收入组成基本稳定

出让金方面,住宅类用地出让金占比较2019年上半年上涨近1个百分点,达88%,仍为收金主力;商办类用地出让金占比为8%,工业类和其他类用地出让金合计占比4%

成交面积方面,各类用地供求结构较稳定,经营性用地占比较去年同期微增,住宅、商办用地分别为43%和9%,工业用地成交面积有所下滑,占比为44%,其他用地性质占比为4%,但出现商业用地价格偏热的怪现象,和实际商业市场表现脱节。

202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分析

2020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.4% ,受疫情影响,2020年上半年,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.9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8.4%;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.9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8.4%。在行业发展环境严峻的形势下,行业内弱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退出,2020年上半年市场集中度小幅提升。竞争格局方面,2019年,万科、恒大和融创位列行业前三;2020年上半年,碧桂园、恒大、万科的销售业绩位列行业前三。

市场量价-新建商品房

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累计涨幅为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,3月以来环比涨幅小幅扩大。2020年6月,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5461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3.16%,涨幅较上月扩大0.17个百分点;环比上涨0.53%,涨幅连续36个月在0.6%以内,近几个月环比涨幅小幅扩大,整体维持在低位区间。累计来看,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,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.18个百分点至1.27%。分梯队来看,疫情后,一线城市市场恢复较快,上半年累计涨幅居各梯队首位;二线城市市场逐步恢复,部分热点城市恢复较快,房价止跌回稳;三四线代表城市今年上半年累计涨幅收窄,部分城市受多重因素影响,房地产市场恢复相对缓慢,后期或面临调整压力。分城市群来看,长三角区域楼市复苏明显,上半年区域房价累计上涨2.72%,较去年同期扩大1.66个百分点;珠三角累计涨幅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;京津冀和山东半岛累计表现均为近五年首跌,市场恢复力度相对较弱。

市场量价-二手房市场

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方面,2020年上半年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单月环比持续上涨,其中1-5月环比涨幅持续扩大,6月受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释放放缓、新房供应量增加等因素影响,环比涨幅有所收窄,整体价格保持稳定。累计来看,2020年上半年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累计涨幅为1.72%,较去年下半年扩大1.11个百分点,价格整体呈稳中略升的趋势。上半年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回落,绝对规模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;3月以来市场逐渐恢复,5-6月成交面积已接近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。2020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在2240万平方米左右,同比下降15%左右,成交规模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。3月以来,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在各地灵活因城施策、企业积极营销、降息促使购房成本下降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,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;5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年内首次转正,6月略高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。长三角代表城市市场恢复节奏较快,当前成交规模同比增速明显高于50城整体水平。今年2月,在新冠疫情影响下,各地区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均大幅下降,对比来看,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同比降幅略低于50城整体水平,市场呈现一定韧性,其中长三角代表城市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不足10%,在各区域中降幅最低。

中国房地产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

1、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1.9%

2019年,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3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9.9%,高于全国GDP增速;2020年上半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达6.28万亿元,同比增长1.9%。其中,住宅地产仍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投资领域。而住宅投资的区域分布中,二线城市的投资规模最大,一线城市的投资活跃度相对较高。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来看,2010-2019年,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在经历国家严格调控后,增速呈连续下滑之势,2016年以来,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升。2019年,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3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9.9%,高于全国GDP增速;2020年上半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达6.28万亿元,同比增长1.9%。

2、二线城市仍是住宅投资重点,是交易量票仓

从住宅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,2019-2020年上半年,全国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出让金占比呈增长,而二三线城市的出让金占比均有所下降。2020年上半年,全国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出让金占比约15%,二、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52.9%和32.1%。可见,我国二线城市占投资大头,一线城市的投资活跃度相对较高。

3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

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,是否说明行业仍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?一方面,以房价与地价比来衡量,房价与地价的比例越高,说明房地产的获利空间就越大。测算得出,2010-2019年全国房价与地价比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,2019年约为2.07倍,为2010-2019年期间的最大值,说明行业仍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。但在限房价竞地价的大气氛下,利润呈现下降趋势。

4、市场集中度小幅提升

在行业发展环境愈发糟糕的形势下,行业内弱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退出,而大型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,更容易抢占弱势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,因此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提升之势。2020年上半年,房地产行业中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的企业数量达13家,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1家;销售额在100-1000亿元之间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;销售额在50-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数量增加了10家。

5、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稳固

竞争格局方面,2019年,从各房地产企业销售额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,万科年度销售金额为6308.4亿元,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重达3.95%,其次是中国恒大,年度销售金额达5846.3亿元,市场份额约3.66%;融创中国,实现销售金额5562.1亿元,市场份额约3.48%。2020年上半年,在“房住不炒,因城施策”的政策基调下,房企实现平稳发展,销售业绩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,优秀企业紧抓市场销售窗口期,加大营销创新和力度。其中,碧桂园、中国恒大和万科的销售业绩均在3000亿元以上,位列行业前三;其次是保利发展,销售业绩在2000亿元以上。

凡注明"来源:涟源房地产信息网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0相关评论

新闻排行

热点楼盘

更多